设为首页   加入收藏
用户名:
密码:
验证码:
点击获取
会员快讯 更多
名人轶事 更多
艺术人生 更多
艺术品鉴赏 更多
在线视频 更多

书画投资热点 更多
网站统计
书道追我苦中乐--潘政的书法之路

 

发布日期:[2013-3-14 15:45:34]    作者:    点击:5035

虽然已经过了做梦的年龄,但至今仍然喜欢做梦。曾经做过的军人梦、大学梦、作家梦,或已成现实,或好梦难圆,惟独书法家梦已长达十余年不能成真,但终不忍半途而废。

年少的时候,硬笔书法热在全国兴起,学校弥漫着人人练字的氛围,我便因为这个偶然的机缘接触到了书法,当时练习者众多,自己的水平又泛泛,怎么也没有想到能够坚持下来,成为一生都解不开的情结。记得刚刚学写字的时候,点不象点,撇不象撇,横不平,竖不直,再加上临近高考,怕被家长和老师批评为不误正业,每次学写字总是羞于见人,偷偷摸摸地找个字帖在角落里信手涂鸦,一段时间下来常常有手痒难耐的感觉。如今回想起来,感觉那段时光因为没有老师的指点以及自身信息视野的局限,始终未入书法的正确门径,白白走了很多的弯路。

就这样断断续续地到了参加工作以后,有一次去聊城大学(当时叫聊城师范学院)找同学,他刚刚考上那里新设的书法教育专业,我在教室里看到了学生如何在名师的指导下练习,毛笔在书写时该怎样的执掌和旋转,熟宣和生宣会出现什么样不同的展厅效果,字体的演进和发展史的本来面目等等,才真正知道了书法和写字的区别,书法该怎样学、学什么。于是便和那些学生一样,在中国美术学院邮购了教材,买来大批的毛边纸和成桶的墨汁、定制了专业的书桌和课程计划,开始了真正的漫漫书法之旅。

因为刚刚参加工作,年龄小社会应酬少,每天晚上一踏进自己居住的那间蜗居,便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。真是临斯室也,荣辱皆忘,泼墨挥毫其喜洋洋者也。独自一人,畅游于墨海,着意于翰林,追《石门颂》的潇洒飘逸,《九成宫碑》的规矩方正,《苕溪诗帖》的风流倜傥,等过足了书瘾,大多已是次日凌晨。严寒数九,酷暑三伏,在别人假期玩得十分愉快轻松的时候,我却在翰墨间寻觅无尽的乐源,圆我的书家梦,当时还偶尔写过诗,其中一句“雪夜闭门写米芾”至今记忆犹新。还记得结婚旅行时到了南京,因为平时出门的机会比较少,刚到宾馆安顿好,我便背着老婆带者一大包得意之作匆匆出去拜师求教,等回来时已把新娘子冷落了一天,落了好大的埋怨;还记得第一次观看国家展去北京,本来就不丰厚的钱粮几乎被人偷空,置身人地两疏的异乡,只好枕着行囊在文化部的地下室旅馆里熬了两宿;还记得每次出差,当地的博物馆和著名书家的书斋成了我的首选,其他的美山秀水已是可去可不去之地;还记得在练习书法时,每有心得我便记下点滴的感悟,如今已形成日记体的札记厚厚三大本······

艰辛的努力换来了丰硕的成果。自九十年代末至今,我的书法作品已经多次在全国、省、市级比赛中参展并获奖,《青少年书法》、《书法》、《美术报》、《中国硬笔书坛百家作品集》、《当代山东书法家辞典》等报刊也相继刊登,部分作品被孔繁森纪念馆、江西省慈善总会等文博机构收藏,200010月我又加入了山东省书法家协会,荣幸地成为了这个专业书法组织中的一员;在进行书法实践的同时为了加强自己多方面的修养,我还成功组织参与了一系列的书艺活动,如《东昌晚生代书法篆刻展》、《泛舟东昌湖——聊城市青年书法精品展》等都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。

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,未来书法探索的道路还很长、很远,但我相信,往上走,哪怕一小步,也是新高度。

打印此页】 【顶部】【关闭】  
 
 
版权所有:中国新墨客网 地址:山东泰安市长城路3号圣地国际公寓B座
电话:0538-6305788 6303988 邮编:271500 邮箱:bx9977@163.com
管理入口